爱欲修道院

作文

《爱欲修道院》是一部由曼努埃尔·德·奥利维拉执导,凯瑟琳·德纳芙/约翰·马尔科维奇/路易斯·米格尔·辛特拉主演的一部剧情/悬疑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欲修道院》精选点评:

●就算是生命的窄門走了一回,抬頭依舊滿天的霧withAnana

●侏罗纪森林里的对话,梅菲斯特,啊啊啊

●情欲的张力

●马尔科维奇擅长此类角色。神秘主义的隐喻。配乐。

●隐喻,浮士德,恶魔天使与凡人。

●简单的寓言,但他拍的不简单,人物原型来自希腊神话,情节发展又呼应了《浮士德》,还有辗转的背景乐,演员的形而上台词表达的也恰如其分

●奥利维拉爷爷的片子也是看不懂的类型,不过我似乎对Devil心理这种东西特别感兴趣……sight,怎么这么阴暗阿

●不是为了德纳芙怎能忍这种片子…………………………………………

●想不通CD为啥出演这部片(被绑架了你就翻白眼哈哈哈),贵坞一边吐槽马尔科维奇长得丑,一边又给他配各国大美人,这。。。从美朱莉,菲佛,妮可,大嘴到法CD,我真的无力吐槽了。。。谁会相信顶着lpz这样的脸会嫉妒老公马叔找小情人啊,还色诱那个猥琐男,我。。。

●这个主题我很是感冒

《爱欲修道院》影评:恐怖、深遂……五味俱全的电影

看这部电影,得有思想准备,准备恐怖、准备无聊、准备深遂……

最让人难忘的是那位主演:约翰·马尔科维奇JohnMalkovich,这个长着狼一样的眼睛的男人,真是上帝放在人间的一个怪物。他看人一眼,这一眼就会将你的心脏挖去!

看完了我在想,这个导演的性格也许就像这个电影中的主角。

故事像一则寓言,自始至终充满了强烈的情感,既压抑又像要立刻爆发。形而上的对话会让人感觉像是在看一场话剧,但摄影的独到之处立刻让人领教了电影视觉的优势。在人物压抑有时释放的情感中,有一种东西吸引你,就是片中那座森林,它像隐藏着在善与恶天性的深渊中的空洞。

《爱欲修道院》影评:法国人对纯粹精神世界的电影探索

影片一开始就有种神秘压抑的气息,音乐的渲染尤其加强了这种味道。不仅是由于约翰•马尔科维奇那张神经质的脸和他总是偏着脑袋而令人紧张的姿态,还有修道院偏僻冷清恍若隔世一般的荒凉。

整个故事像一个寓言。一对夫妇来到修道院——美貌的妻子陪同教授丈夫来这里做研究,丈夫沉醉于得出惊世的研究结果,而冷落了妻子。这给了一个魔鬼(修道院看门人)可乘之机,这个魔鬼故意安排了一个天使(一个更年轻的美人)来协助教授工作,从而激化了妻子的嫉妒。最终魔鬼与天使消失在森林大火中,而教授放弃了研究,夫妇二人返回“人间”过上了平淡的生活——这些故事由两个小鬼(修道院里鬼鬼祟祟的小人物,以谈论他人度日)和一个渔夫(一个更光明更隔岸观火的角色)讲给我们。这就是影片里出现的所有人物(真是低成本制作啊)。虽然故事老套,但讲述的方式令人吃惊。

影片自始至终充满了强烈的情感,既压抑又像要立刻爆发。有时候,形而上的对话会让人感觉像是在看一场话剧,但摄影的独到之处立刻让人领教了电影视觉的优势。约翰•马尔科维奇的表演实在是很完美,你看那段教授手里掂着一份系着丝带包装起来的礼物(这是天使送给他的一本英文版的《浮士德》),并不急于拆开,他望着天使,把玩着,用眼神与天使对话,没有一句台词。真是绝了。在人物强烈的、有时压抑有时释放的情感中,有一种深邃的东西吸引你,或许就是片中吞噬了魔鬼与天使的那座森林,它隐藏着在善与恶还未分开之前的、纯洁的天性的深渊。

《爱欲修道院》影评:《爱欲修道院》:戏仿

歌德曾怀抱着科学家的热情来探讨男女之间的情感反应,这一探讨的结果就是《亲和力》。小说显示了男女间出自本性的吸引,是不可逆转的化学力,但尽管夫妻双双移情别恋都有着坚实根源,这一跨越伦理的爱并不能得到祝福,也免不了以悲剧收场。《爱欲修道院》(TheConvent)的角色设定就来自《亲和力》:场景是西班牙海边的一个修道院,一位英国文学教授希望利用这儿的丰富藏书来证明证明莎士比亚是西班牙人,以此获得不朽声名;他的妻子百无聊赖,因丈夫埋首工作而冷落自己倍觉不满。修道院长瞄上了美丽的妻子,想方设法勾引她;为分散教授注意力,修道院长又派给他一个年轻的修女做秘书。

片中四位主人公就如同四种元素,接下来无非观赏他们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顺理成章,教授和妻子隔阂越来越大,修道院长乘机而入,教授和修女则在共同工作中形成了心灵感应。影片出色演绎了四人伤感而诡谲的情感博弈,密不透风;但奥利维哈志不在此,他构造着神秘情感空间,更要赋予这一情感纠结升华内涵义,《浮士德》中靡菲斯特的一段台词被教授和修女反复吟诵着:

utImustmodestlyconfessmyselftobeapart

Apartofapartatthat

Apartofapartofthatwhichattheverybeginningwasthewhole.

Apartofthatoriginaldarknessthatwaseverything.

Lightwageswaronit.Lightwantstoovercomethedark.

Andtousurpitsancienthegemony.

Lightwon’tsucceed,ofcourse,becauselightneedsbodies.

odiestoreflectit,bodiestobeautify.

odiestocastshadowsoff.Inescapably

Lightisweddedtomatter,lightneedsittoexist.

oitismatterIdestroy,Matteristheenemy.

AndIwillreturntheworldtomotherdarkness.

黑暗无所不在,是包孕光明的全体,光明自黑暗滋生何以能狂妄睥睨呢?有了靡菲斯特的自白,影片就超越了《亲和力》两性相吸模式,四个角色能在爱欲阶梯的框架下被定位:阴郁的修道院长是黑暗深渊的使者,魔鬼;妻子是既能被魔鬼摧毁也能被光明照耀body,而丈夫就是光,不断进取、向往更纯粹的光;圣洁修女则位于净化的顶端,是纯粹光明也是绝对黑暗。然而,纯粹光明与绝对黑暗都是无力长久的,只能在某些瞬间绽露:影片结尾时,修女和修道院长在一场神秘大火中失踪了,魔鬼似乎实现了回归黑暗母亲的愿望;位居中间的教授夫妇仓皇地逃离了修道院,继续着他们的尘世炼狱。

奥利维哈带着故弄玄虚的劲头探讨了形形色色的欲望,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灵魂战斗,细想来也都一些严肃的老生常谈。不过可苦了演员们,他们都聚精会神,每个眼神和表情抖动都有着千钧一发的紧迫感,那是包孕的顷刻,为后来行动做注脚。后来,后来如何呢?那个充满象征意味的谜一般的结局提醒着:导演也许是不在意故事的。他只是以戏仿《亲和力》的方式向《浮士德》致敬了,而这部电影有意无意地诠释了戏仿(parody)的微言大意。

标签: 爱欲修道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