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余波

作文

《余波》是一本由瑞迪安·布鲁克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8,页数:3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余波》读后感:战争带来的永久伤害

战争给人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也正是在战争中能够作出的选择少之又少,更多的是跟随命运。家乡并不仅仅是一个地域的限制,而是生活所带来的痕迹,就算有一天战争结束真的回到了家园,那么也未必能找到以前的感觉。身处战争的人们,向往的无非就是那么一片安宁,其实到那里都是一样的。结合历史,可以看到那些人几代下来的命运都被一同改变,时代不同,对于生活的定义也就不同,就像现在生活十分富裕的年代,我们根本没有资格去评判战争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

很多事情的背后都有着我们未曾了解到的,很多历史的由来也都不是顺利的,我们只知道结局如何,却不知道过程,那么这个结局就毫无意义。当看到这些事实的时候,我难免会捏一把汗,人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光是想是想不明白的,只有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才能够想得通,原来只有这一种选择。书中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故事感动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这种人性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在什么时候都会引起共鸣的。

为了守护自己爱的人,哪怕世界末日来临也会献出一切去保护,面对困境的时候只要能够有一个寄托就能够带来无限的力量。对当时周边环境的描写非常的细致,他们的感受我好像可以感同身受,好像在这样一个混乱的背景中国,一切都变得那么容易被接受。尽管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当中,人们对于爱情的渴望依然是强烈的,也许正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才是支撑人们活下去的原因。战争结束后的余波具体指的是什么,我想有很多种,尽管最艰难的日子过去了,但是在什么样的年代与生活中都会出现绝望与失望。如果是有些人可能会放弃,但是多数人没有,一直挺了过来。为了逃离这样的环境,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时机,那种惊现和刺激一直在不断上演。后来的故事并没有回归平静,一切艰难还在继续,只不过希望不断带来力量。

据说这本书也有同名电影,改天我会去看一遍,从画面上感受一遍。真实的历史背景下的故事,细节真实的让人感到震撼与恐惧,但当看完这本书之后剩下的只是感动,人类可以创造也可以去毁灭,还好结局总是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余波》读后感:余波:战争结束后余波谁来平息

二战一直是历史书与一些文学书籍绕不开的点,毕竟一场将全世界里接近二十亿人口卷入的战争有着太多值得大书特书的故事了,无论是战前各国的首脑备战、战中惨绝人寰的血腥场面还是战后各国内的重建都是一个个题材库,而将这些故事说出来大多是都是为了表达“反战”的理念。

这部小说的发生背景就在二战战败国德国的境内,战胜国英国为了平息一些顽固的抵抗者,也为了重建这片满目疮痍的大地,不少英国军人需要在此定居,而战争过后适合他们居住的屋子也并不算多,因此一些军官及其家属也可以住进德国人的家中,取代原有的主人。但主人公刘易斯在得知了这些被取代的主人会被赶至军营居住,一向富有爱心的他或与是动了恻隐之心,亦或者是觉得自己想保留和德国人直接沟通的桥梁,将原主人鲁伯特及其女儿都挽留了下来。但从家乡过来与刘易斯团聚的妻子蕾切尔和小儿子却并不认为能够那么融洽的相处,毕竟他们的大儿子就是死在了德国人手上,鲁伯特的妻子则也是丧生于这场战争中。

因此尽管战争已经结束,但被战争伤害过的家庭却并没有那么容易回归往常,战争所带来的余波即便没有战争那般惨烈,却也让战后重建的生活变得格外不易。

书中的故事线自然也没有只聚焦在这两个破碎的家庭的同屋檐下的生活,还有一些其他线的讲述,包括那些失去家庭的德国难民,他们生活也是值得书写的,但毕竟是作为辅助线去描写,主要还是为了烘托主线故事的进程发展。

然而随着故事的不断推进发展,我也被作者描写的故事代入了进去,我逐渐能幻想出那样的一个大房子里,一个富有魅力的建筑工程师以及他精心装饰的家,一对逐渐有些貌合神离的夫妻,可能这样的故事发展趋向是可预见的,但我个人不太能接受。

如果说这本书无论是从题材上还是故事的描写上都很令我满意,那么我并没有给五星的原因就是我能努力去理解几位主人公的行为,但我还是不能接受,可能还是中西方的一些差异吧,亦或者是我个人与主流价值观的差异,所以我还是有些不太能接受的。

当然这本书客观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值得一读。

《余波》读后感:战争的冲击像是引力波

瑞迪安.布鲁克英国小说家剧作家,处女座《塔利辛.琼斯的证词》获得了毛姆奖,贝蒂.特拉斯克文学奖等很多奖项,作品散见《巴黎评论》和《新政治家》等众多权威媒体。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作者的信息,如上所述并没有很多详细资料,不过作者是个光头加胡子的类型有点像光头强。也就是说如果书写的不顺利就可以去拍光头强真人版哈哈,我看作者好像也拍过电视剧,其实本作《余波》好像另外的名字叫《劫后余生》,一听这名字好莱坞的味道就出来了,不拍电影都说不过去。搜了一下还真有,先码住等以后再看。(听说里面有大帅比斯卡斯加德,舔屏)这本书大致上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德国汉堡,英国军官刘易斯负责战后重建的工作,出乎意料的是他竟然允许被征用房屋的主人建筑师鲁伯特一家合用同一个公寓,故事就是这样奇妙的展开。刚开始还是比较顺利直到女主人蕾切尔的到来。一切都变了,经过一些挣扎和冲突,女主人竟然出轨了,不得不说这剧情实在是让我摸不到头脑,不过反过来一想也挺合理的。一个因为战争失去了儿子,一个失去了深爱的妻子,经历过同样痛苦让他们两个更加理解彼此,加上刘易斯忙于工作,经常半月一月不带回家的事情也不算太难于理解。其实看到一半的时候就感觉到剧情会这样发展,因为这个建筑师好像就是为了女主恋爱用的工具人,他的角色作用就是放释放痛苦,让平衡重新回来的作用。他完美的行使了自己的权利,他们梦想去远方,去出生的家乡,却没有想到妻子竟然奇迹般的生还,命运就是这么让人陷于无奈,对吧?一边是新欢一边是旧爱,艰难的选择啊。

作者的结构安排也非常的巧妙,我大致分为第三条线。

军官刘易斯恢复战后德国事件,都是比较高层大局的视角。蕾切尔和建筑师鲁伯特爱情线,当然包括太太团一系列的事情。鲁伯特女儿,刘易斯的儿子,所接触的下层平民的视角。上面三条线的相互纠葛,形象的编织出一张大网,人物不再是单薄作者笔下虚拟的人物,而更像一个真实的世界,更加立体,也更加真实。战争从来没有胜利的一方。带来的只有痛苦和灾难,不管是打赢了或者输了都是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总人数有一千万,各国伤亡惨重,惨不忍睹。我没有生活在那个战争年代,如何想象都是苍白无力,感谢本文作者提供了一个真实好看,完整的战争中的爱情故事。希望人类不在有争端,世界和平,所有人都可以吃饱喝足。

《余波》读后感:瑞迪安·布鲁克|战争后的余波渡尽

这群流浪儿跟着他们的队长翻过碎石堆—恐惧让他们瞪大了眼睛,眼白在脏兮兮的脸蛋上格外明显。他们在砖头和石块形成的冰碛堆中迂回穿行,来到了一片空地,教堂尖塔的锥形顶倒在一边。厄齐抬起一只手,示意其他人停下,又伸进睡袍里去取他的鲁格枪。他嗅了嗅空气中的味道:

“他就在这里。我能闻到他。你们能闻到吗?”

孩子们像焦虑的兔子一样嗅来嗅去。厄齐紧贴着被拦腰截断的尖塔顶,朝它敞口的一端慢慢移动,枪被掏了出来,像一根探测杖,为他引路。他停下来,用枪敲了敲那圆锥体,表示那野兽很可能藏在里面。就在这时,一道黑光闪过,有什么东西从里面冲出来,跑向空地。孩子们缩成一团,但厄齐跨出一步,迈开腿站着,闭上一只眼睛,瞄准射击。

“去死吧,野兽!”

这一枪在低压潮湿的空气中发出了闷响,叮当一声金属的反弹传回了他没有击中目标的信息。

“你打中他了吗?”

厄齐放下枪,将它塞进自己的腰带里。

“改天我们再找他算账,”他说,“去找点吃的吧。”

“长官,我们为您找到了一所房子。”

威尔金斯上尉扔掉了烟头,在他书桌后面的墙上钉着一张汉堡的地图,他泛黄的手指按在图上。他在标记了临时指挥总部的大头针以西沿着一条线向前比画,避开了哈姆布鲁克和圣乔治遭到轰炸的地区,越过圣保利和阿尔托那,指向白沙屿古旧的近郊渔场,易北河在那里蜿蜒转向,汇入北海。这张地图是从战前一本德国导游手册上撕下来的,从上面看不出这些繁华都市如今成了满地灰烬、遍布废墟的城。

“河边有一座相当体面的宅邸。在这里。”威尔金斯的手指在易北大道的尽头画了个圈,这条路正与那条大河平行。“我觉得它配得上您的品位,长官。”

“品位”这个词属于另一个世界:那里有着过剩的物资和普通人的安逸生活。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刘易斯的品位已经浓缩在了一张列着紧急用品和基本需求的清单上:每天2500卡路里的食物、烟草和保暖用品。“那座相当体面的河边豪宅”在他看来忽然就成了游手好闲的国王才有的奢望。

《余波》读后感:译后随笔

关于故事当枪炮停止,所有的伤痕才会慢慢展开。——《余波》封面

这本书把客观、冷漠而沉重的历史文字变成了生动鲜活的情感和生命,淡去了所谓的战胜者、占领者和失败者的形象,而突显出夫妻、父母、子女、同僚、朋友、青春期少年之间敏感而多变的关系。人们在这些关系中的追求与索取、挣扎与妥协,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岁月,都是世俗生活中经久不变的主题。它能穿越几十年的光阴,让更多人产生共鸣。

中年危机

我很中意出版社给这个译本设计的封面,外封是一座裂开的房子,内封是男人和女人交织的侧脸。剥开战争与历史的外壳,这个故事的核心就是婚姻、家庭和中年危机。无论是在战争中失去大儿子的英国军官刘易斯和妻子蕾切尔,还是妻子失踪、女儿叛逆的德国人鲁伯特,甚至从战争中获利的伯纳姆夫妇,都有他们各自的纠结、烦恼、秘密以及难以启齿的心事。

刘易斯感到身体里有什么东西膨胀了起来,在他的鼻子里,还有胸膛里。他卖力地工作就是为了让这个幽灵无法靠近,但是现在它正逼近过来,要找他算账。泪水涌了上来,他只好做出吞咽的动作才能忍住不哭。——选自第十章他不再拥有把物力和人力集中起来的那份精力和耐心了,他也不再相信那一套理念和原则了。破坏比建设更容易做到:数千年发展起来的城市可以在旦夕之间被夷为平地;一个人的生命可以在一秒钟的破裂声中结束。在未来的岁月中,艾德蒙和他的孩子们会知道那些飞机和坦克的名字,还有那些战役和侵略行动的名称,会很容易地回忆起这个时代的暴行以及那些有罪之人的恶名。但是面对一个修补裂痕的人或是一个重铸断壁残垣的人,他们中有谁能说出这些人的名字呢?——选自第十三章

刘易斯上校所经历的中年危机是双重的。在职场上,他能干、勤奋、正直,他的悲悯之心与其他占领者们仇恨、粗俗和狂欢的态度格格不入,他的善良被上司和同僚所嘲笑和利用。他对德国的重建怀有信心,对德国人也怀有善意,但现实没有回馈他的努力。他在工作上越是全心投入、踌躇满志,在婚姻和家庭中就越是懦弱冷淡、心不在焉。他不能安慰妻子的孤独和悲伤,不能解答小儿子的疑惑,也无法排解自己丧子和不得志的痛苦。所以这个角色是双面的,一方面他是一个好人,一个善良而正义的执政官,代表对战争进行了深刻反思和批判的那一类人。而另一方面他是一个失败的男人,和我们身边很多不称职的丈夫和不作为的父亲一样。无论是哪一面,最后在他身上都体现出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谢谢你将我唤醒。”——选自第八章

蕾切尔在沉睡。她催眠自己,把炸弹留下的恐惧、自责、脆弱和痛苦留给梦境,让自己继续扮演着各种角色——满怀仇恨的战胜国移民、严格却不乏温柔的母亲、体贴又顺从的军官夫人和优雅出色的女主人。经历了死亡之后,她抛弃了宗教信仰,不再依靠上帝。而在世俗生活中她也孤立无援。她对这片土地心怀敌意,在家务事和照顾小儿子的日常中感到疲惫,刘易斯不断缺席,钢琴和音乐也无法将她治愈。在陌生的房子里,她如同《蝴蝶梦》(Rebecca)里的女主角,曾经的女主人就像电影中无处不在的“蕾贝卡”,让她觉得拘束和自卑。社交场中庸俗粗鄙、喋喋不休的女伴也让她感到疲倦和无所适从。所以那个充满活力、青春而生动的蕾切尔一直在沉睡,等待一场突变将这种生活颠覆,将她唤醒。

关于蕾切尔有几个细节,我很喜欢:她会在每年的结婚纪念日给丈夫准备与纪念日名称相配的礼物,比如二十周年“瓷婚”就送瓷器;她在准备宴会时会在客人的席位卡上画上图案,女客是一朵小花,男客是交叉的宝剑或步枪。这些小习惯可爱、俏皮、精致,充满对生活的爱。这大概才是蕾切尔本来的样子。

他看到这一片荒芜之中生长出一个崭新的城市。那将是一座美好的城市,适合每个人居住,这其中有孩子,有父母,有老人,有相爱的人和寻觅爱情的人,有伤痕累累的人也有伤口痊愈的人,有想念的人也有被想念的人,有失去的人也有失而复得的人。——选自第十五章

战前鲁伯特的职业是设计师,也许这是作者的刻意安排。在鲁伯特的故事里,除了爱情线,另一条主线就是他一次又一次地接受清白审查,为了获得官方认证,从而恢复设计师身份,自由地工作。鲁伯特的设计理念是现代而务实的,战后余波中的德国正需要这样的建设者怀着生机勃勃的理想带着它走出阴霾的传统,走进光明的未来。

抛开彼此对立的身份,鲁伯特和刘易斯夫妇其实是同一类人——讲道理、懂分寸、低调而且真诚,在待人接物方面和教育子女方面,他们都体现出了相似的教养和品位。但鲁伯特和刘易斯又是不一样的。鲁伯特有艺术家的浪漫和孩子气,而刘易斯则有着军人的自律和克制。鲁伯特能够得到蕾切尔母子的青睐,却难以与自己的女儿沟通,刘易斯把温柔和细心给了很多人,却始终无法靠近蕾切尔的伤痛。这种挫败感是相同的。

关于鲁伯特的细节:他对于家乡吕贝克尖顶教堂的热爱;他在雾气缭绕的窗玻璃上画出了设计蓝图。属于文艺大叔的浪漫,这些文字本身就很有电影的质感,可惜电影里似乎没有体现。

她不想增加他的痛苦,但却需要把真相说出来。她用双手捧着他的手,他的手里还握着那张照片。“我们都经历了失去,所以才走到了一起。而你已经找回失去的人了。”听到这句话,鲁伯特开始哭泣……——选自第十二章

在由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里,大概是受时长的限制,蕾切尔和鲁伯特的感情发展被刻画成了美式的简单粗暴,丝毫没有英国人的谨慎和德国人的克制。在原著中,他们初遇时彼此都抱有深深的傲慢与偏见,他们骄傲而矜持地保持着距离,但心中又很在乎对方的看法,并且不由自主地被对方吸引。蕾切尔做了很多心理建设,才最终迈出了情不自禁的那一步。既热烈又隐忍。在电影中,这个过程仿佛是孤独的男女被欲望征服,最终因为理智和良知或者其他情感的苏醒而终止。而在原著里,这段感情不是纯粹的情事,而更多地是两个失去亲人的灵魂在寻求假想中家庭的圆满——能在一个屋檐下厮守,能畅谈绘画和音乐,能与一双儿女在电影放映机前度过圣诞夜。当鲁伯特找回了失踪的妻子时,他们之间的羁绊就失去了基础,一切都会回归正轨。短暂的越界帮助他们度过了各自的心理危机,也许在未来,他们都会变成更好的人。

青春期的愤怒和希望

小说里的少年形象分为两组。住在房子里的英国军官儿子艾德蒙和德国女孩弗里达,因战争失去父母的德国少年艾伯特和弟弟厄尼以及一群的流浪儿。

艾德蒙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哥哥的意外让他迅速长大,但也还保留着稚气的一面。他和父母、小伙伴、家庭教师、仆人、德国父女之间的互动都表明了这一点。我最喜欢的一个片段就是艾德蒙和流浪儿们的初次会面——德国小孩让艾德蒙教他们英语脏话,然后欢乐地喊成一片。粗俗的语言原本会给交流带来阻碍,但在这样的环境下却促成了友谊的建立。

艾伯特经历了大火和死亡,复仇的执念和药瘾让他变得阴郁和癫狂。而弟弟厄尼则很快地适应了环境,虽然他也出现了病态的行为,但他却能在饥寒交迫的流浪生活中获得满足,并且没有丢掉善良的天性。面对变故,总会有人去用极端的方式把自己献祭给仇恨,也总会有人卑微却勇敢地让生活继续。

弗里达与其他所有人的互动几乎都是冷漠和被动的。只有在艾伯特面前,她才变得温柔而主动,有了生气。这一对少年人的感情是畸形的,仇恨仿佛一剂兴奋药,让他们激动不已,无所顾忌。青春期的叛逆和愤怒遇到战争带来的恨意,就会化作灼热的火焰,燃尽一切。艾伯特就是这样毁灭的。而从余烬中留下来的,就是希望。在故事的结尾,这个希望既是艾德蒙做出的选择,又是弗里达对新生命的孕育,也是厄尼在墙头遥遥相望的期盼。

善与恶

故事里还有很多可爱的人物,比如家庭教师,比如房子里的仆人们,比如刘易斯的副官和秘书,比如酗酒的情报军官伯纳姆和他聒噪的夫人,比如占领区形形色色的官僚和美国人、法国人、俄国人。他们的存在印证了人性是善意与恶意的矛盾体,也反映出命运的无常和荒诞。故事的主题是一座被征用的房子和一段出轨的爱情,但也探讨了很多更有深意的东西。

比如制度和官僚。

新秩序下执行的法律法规是被坐在办公桌后面的那些人怀着恐惧和报复的心情炮制出来的,而此时此刻——直到未来的某个不确定的时间里——他就是这一小片土地上的法律化身。——选自第一章

比如真相与假象。

大雪掩饰起创伤,用一条毯子毫无差别地遮盖了一切,参差不齐的金属片和破碎的砖块都笼罩在崭新而充满希望的外衣之下。组织这趟行程原本是想展示德国人在废墟中的生活是多么丑陋和灰暗,可这样的天气实在难以达到这个目的。——选自第七章柯尼格先生走得很快,就像在冰上行走的人,因为担心滑倒就不停地往前走:一个灰黑色的污点逐渐消失在雪白的清白世界中。——选自第七章

比如新与旧的更替。

巨大的噪音如幽灵般笼罩着这片景象。某种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力量抹掉了这个地方,留下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拼图游戏去重构旧日的画幅。拼图无法再次复原,旧风光一去不复返。这就是时钟归零。零点时分。这些人从零开始,一无所有地艰难度日。——选自第一章我们很少谈论那些重要的事情。我们总是对它们绕道而行。我觉得这就是时代的精神,是维多利亚时期遗留下来的态度。或者因为太多的战争。我不知道。如果要勾勒未来的样子,我希望到时人们都能畅谈真正重要的事。——选自第十章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很耐读的故事。讲述的手法正派而真诚,中规中矩,没有猎奇的情节,也没有惊艳的桥段,却包含了历史的厚重和洞察人心的智慧,字里行间都有让人心动一下的力量。虽然这本书不算畅销,但仍希望有更多的人能读到它。

关于翻译

这本书的字数多,翻译时间有限,整个翻译过程非常紧凑。期间查阅了不少文化、历史背景和德语方面的资料,在处理口语化表达、大段动作和景物描写以及双关语时,也做了多种尝试。

本书的另一个版本把书名TheAftermath译为“情·敌”,巧妙地表现出了书中的主要戏剧冲突之一——情人与敌人,但也容易让故事的立意仅限于情感纠葛。而电影采用的“余波”能够更全面地体现战争的影响波及到了人的心灵深处,也在国家的灵魂上留下了伤痕,含义更深远,所以本书沿用了这一翻译。

书里有很多德语对白,需要频繁查阅德语字典。有的人物语言杂糅了英语和德语,甚至有不标准的语法出现,在翻译时采用脚注进行标示。

书中出现了各类历史和文化概念,如TheZeroHour、德国香肠的种类、乐曲、建筑、盟军控制委员会(theControlCommission)及其制定的相关政策等。翻译时搜索过的资料五花八门,包括知网论文、旅游景点介绍、美食菜谱以及历史文献等,非常涨知识。

情事和脏话的翻译。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新尝试,以前翻译过的大多是儿童和幻想类文学,几乎不涉及这个领域。原文共有四段情事,对性的描写并不隐晦,但还是比较内敛的,所以在翻译时既没有回避,也没有太过直白,尽量处理得比较委婉。另外还有一些需要咬文嚼字的地方,比如:

Ithadbeenoverayearsincetheyhad‘hadamoment’or‘madelove’,buttheeventwasnowvagueandcrepuscular,aclinchlostinthedisappointmentofthewar’send.他们之间的“亲热一下”也好(刚结婚的时候他喜欢这么说),“欢爱”也好(她愿意这么说,因为她喜欢这个词中隐秘的深意),都已经是一年多以前的事情了,如今它变得暧昧而模糊,只剩一个拥抱,遗落在战争结束后的失望里。

这里的“hadamoment”,翻译时我还考虑过“春宵一刻”(和moment契合),但后来还是采用了更有生活气息和符合口语习惯的表达。

故事中流浪儿们的交流里多处出现了英式咒骂语。比如下面这个有趣的场面:

Edmundwasastonishedattheboy’sbrazenuseofwordsheknewtobeprohibited.Hewantedtolaugh,butcheckedhimself.‘Damnbloodyhellfuck-bastardandkunts!YouarefuckingdumbbloodyHunscumfuck!’TheboycontinuedtolobEnglishexpletivesasiftheyweregrenades.HethenpointedatEdmundtorespondto–correct,even–hispronunciation.‘You.Tommy...Youdo“bloodyhell!”You.’‘Bloodyhell,’Edmundsaid,delightinginsayingitandintheresponseitgarnered.Achorusof‘bloodyhell’scamebackfromthegang,andtherewasaconcentratedattemptbytheirleadertogetitexactlyright:‘Blood-ee...hell!Blood-eehell.More“blood-eehell”,bitte!’‘Bloodyhell,’Edmundsaid.‘Bloodyhelland...piss...and...shitandbugger!’‘Pissundshit!Pissundshit!Undbugger!’艾德蒙很惊讶,他认为该被禁止的脏话被男孩毫无顾忌地说了出来。他很想笑,但是忍住了。“去***狗屁混蛋杂种!你这个该死的蠢猪德国佬渣滓!”那个男孩继续像扔手榴弹一样抛出一大串英语的咒骂。然后他指着艾德蒙,让他回应——其实是让他纠正——他的发音。“你。英国佬……你来说‘该死的’,你说。”“该死的。”艾德蒙说,这么说出来让他觉得很开心,他说完以后得到的回应也让他开心。这群小孩齐声喊出“该死的”,而他们的队长正在专注地努力把它说得准确一点:“该——死……的!该——死的。请你再说一句‘该——死的’!”“该死的,”艾德蒙说:“该死的……滚蛋……还有……放狗屁和臭浑球!”“滚蛋和放狗屁!滚蛋和放狗屁!还有臭浑球!”

翻译这一部分几乎用光了我所有的脏话储备。有些词的原意更加粗俗下流,我避开了这些含义,尽量选择了一些贴近儿童身份的用语。

还有一个情节,讲的是刘易斯的同事嘲笑他太过正直,不会在风月场上逢场作戏。文中用的是“spunklessmonk”,就好比调笑一个男人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但用词更粗俗一点。“monk”这个词究竟该译为“和尚”、“僧侣”还是“僧人”?“和尚”很接地气,但过于中国化了。西方宗教中称呼“僧侣”更多一点,但这个词又太文气。所以最后选择了“僧人”。其实还想找一个读起来更顺口一点的词,但没找到。

动作描写、景物描写和建筑用语等专业语言的翻译。原文中描写了很多风景,包括河堤、冰原、公园、冰冻的河面等,还描绘了各种建筑,包括庄园、战后废墟、教堂等。抒情的景物描写原本是我的强项,但在这篇小说中,需要运用空间想象力将很多我没见过的场景勾勒出来,这成为翻译时的难点之一,为此我查阅了大量图片来寻找灵感。另一个难点就是动作描写,书中人物的动作繁多且连贯,夹杂在各种长句中,需要理清动作发生的顺序,并且不断变换使用各种动词,对于我的中文词汇量也是一个挑战。

其他细节的处理。印象较深的两个细节:

第一个细节是,艾伯特常常称弗里达为“myproperGermanlady”,第一次出现在少年初遇弗里达时,是对她的褒奖,因此将其翻译为“真正的德国淑女”。后面根据语境的变化和艾伯特的情绪转变,进行了一些调整,把lady分别译成了“美人儿”、“姑娘”和“小姐”,让这个称呼有时带着宠溺的语气,有时包含调情的意味。

另一个细节是,文中有个人名叫Grün。这是一个德国名字,在德语里的意思为“绿色”,发音为。而后文又提到了他的脸色和名字所代表的颜色差不多,如果单纯音译就无法体现这一点。所以结合发音和含义,把它译成了“格绿”。

当初翻译这个故事时的想法和感悟还有很多,无法一一记录。时隔一年多,现在来回顾当时的译文,又发现了一些自己也不太满意的地方。翻译是一种难求完美、常读常新的艺术,今后还会不断改进和完善,也请读者多多指教。

标签: 战后余波